近年來,崇陽縣委依法治縣委員會認真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率領全縣各級各部門履職盡責,扎實推進依法治縣、優化營商環境、平安穩定等工作,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h法律援助中心被司法部評為全國“法援惠民生 扶貧奔小康”品牌活動表現突出單位,縣司法局機關黨總支被評為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縣司法局被省司法廳評為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銅鐘鄉坳上村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白霓鎮大市村等4個村被評為全市第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堅持高站位,建設依法治縣新格局
縣委依法治縣委員會將法治崇陽建設工作納入了縣委常委會工作要點和縣政府全會工作任務清單,全面壓實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及時調整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協調小組組成人員,確立了崇陽法治建設中長期目標任務,印發《崇陽縣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清單》,健全領導干部年終述職述廉述法“三述同步”機制,制定《崇陽縣法治政府建設評估標準》,優化年度法治建設績效考核指標,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制度和公示制度。
2022年3月21日,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法治崇陽建設規劃(2021—2025 年)》和《崇陽縣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 年)》《崇陽縣法治社會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 年)》(簡稱“一規劃兩方案”)、《崇陽縣“八五”普法“1+X”模式實施方案》,加強對全縣各鄉鎮各部門依法行政工作的考核,為今年積極參加省級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綜合項目評選奠定了基礎。
堅持高質量,開創依法行政新局面
全力打造陽光政府。認真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編制并公布2022年崇陽縣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目錄。落實重要事項公示、重點工作通報和政務信息查詢等制度,實現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全流程公開??h政府網總計發布信息6347條,其中政策法規類信息59條,政策解讀類17條,辦理網民留言和各類訴求信訪件57件。
完善依法行政制度。2022年,縣政府集中清理規范性文件45份。審查行政協議共58份,非規范性文件審查18份,規范性文件審查5份,并針對具體問題提出了相應意見??h政府共接收行政復議案件28件,受理16件,不予受理12件。受理案件已審結12件,其中撤銷2件,確認違法5件,糾錯率58.3%;2022年度,產生以本級政府為被告的行政訴訟案件11件,7件已開庭審理,負責人出庭7件,出庭應訴率100%。
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h政府認真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統一編制了《權力責任清單》向社會公布,及時做好動態調整。統一制定規范執法文書,統一編制執法文書文號,并根據國家文書規定進行動態調整,通過網上辦案系統實現了行政執法全過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行政執法經費與罰沒收入完全脫鉤,罰繳分離和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到位。推行告知承諾制,最大限度精簡了各種證明材料。
堅持高標準,打造“八五”普法新平臺
打造普法陣地標桿。創新“八五”普法新模式,投資90萬余元建立崇陽縣普法館,鄉鎮分設四個分館,全面推進“八五”普法“1+x”模式。目前,已完成崇陽縣普法館爭創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的申報工作。2022年以來,共創建法治文化小游園12個,逐步實現村(社區)法治文化陣地全覆蓋。在全縣5個示范帶(示范片)、50個示范村、500個示范村灣樹立法治建設示范標桿。天城鎮菖蒲村、沙坪鎮黃茆村、白霓鎮大市村、金塘鎮林家村被命名為第一批咸寧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的質量、數量均居全市第一。
實施鄉村培養工程。扎實做好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培育工作,對全縣12個鄉鎮共138名學法用法示范戶進行了認定表彰。全縣共遴選出618名法律明白人,實現每個行政村(社區)3名“鄉村法律明白人”全覆蓋。并大力開展農村法律明白人培訓活動,做到“師資、內容、課時、宣傳資料”四落實。
加強法治思維培訓。將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憲法納入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黨校教學課程、支部主題黨日學習內容,黨委(黨組)負責人帶頭作專題宣講,同時邀請專家學者開展專題講座輔導。依托“無紙化學法用法考試系統”網絡平臺、“學習強國”APP等線上學習系統及各類普法微信公眾號,觀看普法視頻,參與知識競賽等方式,進一步強化法治意識。2022年全縣無紙化學法用法考試參考率達100%,優秀率達99.4%,位居全市前列。
堅持高品質,推行為民服務新舉措
整合村級資源。高標準創建了規范化村級人民調解中心,村級人民調解中心實現全覆蓋,筑牢了人民調解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層”。目前,全縣共有人民調解員887名,其中專職人民調解員168名,兼職人民調解員719名。2022年,全縣就地化解矛盾糾紛9000余件。
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米”。在崇陽縣經濟開發區創建了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法律服務點,將公共法律服務送到企業身邊。持續深化律師“四百”活動,深入企業和商(協)會,開展法治體檢、法律咨詢、法治宣講、風險評估、法律援助、法治講座等法律服務活動36場次。同時監督和協調各類行政執法行為,及時回復和化解行政爭議,確保服務企業“零距離”“零障礙”。
加強執法司法制約監督??h委政法委會同縣司法局對全縣25家行政執法單位優化營商環境、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和清理、包容審慎執法“四張清單”、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落實、“無證明城市”證明事項清理和行政執法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等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發現問題限期落實整改。
堅持高要求,營造和諧穩定新環境
“四個夜話”入戶大推進。面對面向群眾運用“灣子夜話”“農家夜話”“星空夜話”“政企夜話”活動,進村、進農戶、進社區、進企業宣講鄉村振興、掃黑除惡、法治平安創建、移風易俗等相關政策法規和工作要點286次,有效提升了基層干部群眾熟知法律、悟透法律、依法辦事的能力。
專題實踐活動大開展??h司法局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扎實開展“一下三民”和“平安咸寧全域提升”“政法單位 政法干警群眾評”等實踐活動,全體干部職工共走訪617戶,發現并解決問題31個;局黨組累計發現問題36個,辦結36個。
維護安全穩定大保障。堅持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抓好政治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監管安全、防疫安全及消防安全,實現了“五個不發生”目標。加強“兩類人員”管控,2022年,277名社矯對象未發生脫管漏管、重新犯罪事件;2003名刑釋人員安置幫教對象未出現失聯現象,沒有發生影響社會穩定的極端案(事)件。
通訊員 崇司宣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寧市中院聯合市工商聯開展“送法進商會”活動
咸寧網訊通訊員楊巖報道:5月13日,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街道辦事處人民調解員、“老馬調解室”負責人馬善祥應邀...
”該鎮司法所所長馬登平介紹道。
人民調解員紛紛表示,培訓受益匪淺,要把學到的知識和方法運用到調解工作中去,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化解社會矛盾糾紛中的第一...
目前,我市人民調解員有5009人,其中專職1075人,占比22%,兼職3934人,占比78%,年均調解矛盾糾紛1.9萬件,為維護社會和諧...
咸寧網訊通訊員尹娟報道:為進一步提高人民調解員法律素質和調解業務水平,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員在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
只有貼近人民群眾,扎根百姓真實生活,不浮夸實事求是的劇集才能在引發共鳴的同時帶給大眾積極的思考和價值導向。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該局將積極配合標準起草單位,協調省級標準化技術機構,推動《人民調解員積分制管理規...
通過調解員等級評定,探索實施評定結果與調解員調解補貼、評先評優相掛鉤,提高人民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
咸寧網訊通訊員儲紅梅報道:為進一步促進人民調解隊伍規范化專業化發展,提高人民調解工作水平, 11月18日,市司法局評定出14...
”11月8日,當事人鐘某將一面寫著“人民公仆一心為民”的錦旗送到咸安區向陽湖鎮北嶺村委會,感謝人民調解員為他化解了矛盾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