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這也能賺錢》日前收官。制片人辛然介紹,這部紀錄片的拍攝初衷是想給年輕人加油、打氣,“尤其是在去年,00后的就業面臨困境,所以就想幫助他們把‘賺錢’這事整得明白點,或者把行業中的‘舊活’翻新,找到新業態?!?
片中五位主人公分別是大學兼職做伴娘的謝宇科;“五千萬相親局”的創始人大超,因熱愛組局而興起了相親聚會的副業,后來搭上短視頻平臺的紅利,一躍成為說媒行業的“頭部”;做二手設備回收的狗哥,瞄準了餐飲業的興衰輪轉,收走閉店餐廳的冰柜灶臺,既避免了設備送去廢品處理的資源浪費,又搭建了自己的商業鏈;普通的精釀酒吧在北京千千萬,但加上“寵物友好”這一條之后,陳七七的酒吧‘茍市’客量暴增;還有大齡DJ雷震,從負債累累,到靠線上直播、招學徒奮斗到年入百萬。
紀錄片創作團隊選擇的是低門檻、有復制可能、可持續發展的職業。為了追求紀錄片的客觀真實效果,去除創作者主觀傾向的流露,《這也能賺錢》的導演組對每位主人公都跟拍了幾個月,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和坦誠,“等待”而不是“制造”感人的瞬間。而對于五位主人公的生活是否在節目播出后發生改變,辛然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有很多媒體從節目發現了線索,去采訪了他們。他們覺得原來自己的工作,無形中給別人帶來這么大的啟發,都很高興,覺得很有意義?!?/p>
辛然透露,由于反饋不錯,第二季已經在籌備中。
文/本報記者 肖揚
編輯:trsadmin
上一篇:
期待一份來自平臺的“跑單寶典”
下一篇:
上班族的“小飯桌”能否成新商機?